济南二安心理咨询中心:
成立于2003年,隶属中华医学会。0531-81155995,首批获得资质
认证的公益性山东心理咨询机构,
济南心理咨询专家在线,对青少年
儿童心理咨询,婚姻家庭、考试工
作减压疏导,情感沟通等。本中心
长期关注大众心理需求,多位经验
丰富的心理医生,运用多种有效疗
法等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。愿您身
心二安。

如何走出“恐艾症”的心理阴影
作者:admin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-02-02 00:54:07

    张先生是一个车队老板,手下有几十名员工,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但是一次应酬后,他有了一次高危性行为,没多久就开始出现“舌苔发白、关节响动、容易发烧”等症状。他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,还觉得家人也发生了变化,担心是被自己传染了。一次次艾滋病检测都证实他没有患上艾滋病,但他却执拗地认为自己就是得了艾滋病,孩子不敢抱,家务不敢做。除了偶尔和几个朋友打打麻将外,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。在担忧与焦虑的困扰下,张先生的生活、工作陷入恶性循环,车队也被迫宣布解散。 

  实际上,张先生的事件并不是个案,还有很多人同样承受着类似的痛苦。来咨询的人大多是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男性,且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,一旦感觉身体不适,便会通过网络、电视等查询艾滋病有关知识,其中心理素质差的人就容易患上“艾滋病恐惧症”(简称“恐艾症”)。一些“恐艾症”患者甚至在网上建立起QQ群来相互交流。他们认为自己“可能是隐性艾滋病,或者是艾滋病病毒变异了,目前的检测手段根本检测不出来”,加之在网上与网友们相互交流负面情绪,导致想法太多,容易出现忧郁、焦虑等症状。

  专家解析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过分的恐惧导致心理异常

  就临床表现看,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特定的、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,表现为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,并伴随焦虑、抑郁、强迫、疑病等多种心理和行为的异常。

  恐惧,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,但过分的恐惧却是一种心理异常。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往往有疑病症状,且伴有情绪、行为异常,甚至出现某些艾滋病的症状,尽管看遍名医、反复检查,最权威机构的结论仍然无法让他们放心,还整日奔波在各大医院及检查机构之间,以致严重影响了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。这种心理异常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种:

  恐怖症:过分担心自己染上艾滋病,因此避免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机会,回避到“危险”场合或公共场所,害怕与“可疑者”接触,怕伤口,怕血液,严重者整日不敢出门,甚至不能听到“艾滋病”这个词。 

  强迫症:认为自己随时有可能被传染艾滋病,平时总小心翼翼:反复洗手,一年四季出门必须戴口罩、手套,外出回家后必须洗澡甚至全身消毒……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,但无法摆脱,为此苦恼。 

  焦虑症:由于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,常心烦意乱、坐立不安,有时突然莫名的紧张恐惧,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呼吸困难、出汗、烦躁不安等症状,感到大难临头,自己马上就要完了。 

  抑郁症:长时间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,逐渐出现情绪低落,对外界丧失兴趣,不想说话、不想活动,常常自责,对前途悲观绝望,甚至产生自杀观念、行为。

  道德与本能的斗争让身心备受煎熬

  分析艾滋病恐惧症的发病原因,有自身人格特征和知识方面的内在因素,也与患病者的经历、行为等外在因素有关: 

  ——人格缺陷。这个人群往往有其共同的人格特征,即敏感、多疑、固执、对健康过分关心。因为艾滋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,使得这些人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。     

  ——知识缺乏。某些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不了解,或者是一知半解,认为只要与艾滋病毒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,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,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。 

  ——高危行为。有婚外性行为,且性行为的对象常是暗娼、三陪女或是发廊女等。一方面,这类危险行为的确使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大大增加,另一方面,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,因此道德与本能的斗争会使他们产生矛盾感、罪恶感和恐惧感,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。

  为此,有必要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:一方面,政府要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,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、哪些情况易感染艾滋病,同时,明确告诉公众哪些情况下不可能得艾滋病。对于个体而言,要做到洁身自好,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对疾病采取科学的态度。另一方面,就是加强心理干预。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由于长期陷入一种恐惧、焦虑、紧张情绪,时间长了致使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,造成恶性循环。因此建议他们去看心理医生,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会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。

版权所有2009-2012:二安心理咨询
Copyright@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接受本网站服务协议

专业从事 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 心理治疗 私人医生 出诊服务 在线约谈 团体咨询
电话:0531-81155995  QQ:931846944  信箱:2anjk@163.com

鲁ICP备13013641号-1


技术支持-中国康网